学习方法论

  1 min read  
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:学习方法论

费曼学习法:教是最好的学

Feynman

  • 1.学完一个新知识,尝试教会他人/做笔记/记录,尽量用自己的话,而不是用复杂的词汇和专业术语来作掩饰。如果用自己的话去理解一个复杂的知识点,就会迫使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。
  • 2.教他人/做笔记/记录这个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问题。因为你的知识体系中难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点,你无法对那些点做出解释,或者不能整合一个重要的概 念。这其实是极其珍贵的反馈过程,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漏洞之一。这时,你需要回查,即回到原始材料中,重新学习并解释它。
  • 3.将篇幅长,晦涩难懂的知识,整理并简化为流畅简洁的知识,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。
  • 4.传播自己的笔记,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偏差。

记忆学习法:艾宾浩斯遗忘曲线

Ebbinghaus 每隔一段时间,梳理并提问式重复整理过的知识

  • 短期复习:5分钟后复习一遍,30分钟、12小时后再复习一遍。
  • 长期复习:相隔1天、2天、5天、8天、14天、1 个月、3 个月后再复习一遍。
    毕竟用进废退,复习的多了,就会形成肌肉记忆,想忘都难。
    如果复习时,感觉很轻松,说明把精力花费在熟悉的知识,看似在复习,实际上并不会多记住什么。此时你需要刻意练习,减少熟悉知识的复习频率,把精力花费在薄弱环节,持续关注难点。

知识体系

移动阅读最大的弊病就是碎片化,每看完一篇干货,学习到一个知识点,总觉得受益匪浅,当放下手机,又转头即忘。

  • 每学习到一个小知识,与旧知识作对比,并整合到旧的知识体系中。

计划

既然制定了计划,就一定要完成。

  • 1.难度适中:完成不了的计划没有意义,徒增挫败感。
  • 2.具体:如 2 周整理完《穷查理宝典》,一天刷 1 道 leetcode 题目,并复习 2 道。
  • 3.制定长期与阶段性计划:长期计划是自己的最终目的,阶段性计划是实现最终目的的子目标。不建议阶段性计划 精确到时、分,毕竟人总会遇到突发情况。制定计划的目的是给自已设定一个任务,明确自已有什么事需要做。

    阶段性计划(周计划)

    两列清单法:

  • 把阶段性(周)计划拆分成 25 个子任务,圈出当天最迫切的 5 个记为 A 类,剩下的 20 个记为 B 类。在 A 类没完成之前,不要在 B 类上浪费时间。两列清单法,其实就是抓住主要矛盾,彻底放弃次要矛盾。
  • 到第二天再从剩下的 20 个子任务中,圈出当天最迫切的 5 个记为 A 类,剩下的 15 个记为 B 类。
  • 在每天的开始(精力最好),完成困难的子任务。毕竟意志力是可以消耗的,在精力差(效率低)的时间段,完成不太需要思考的轻松子任务。
  • 尽量用 5 天完成自己迫切的事情,不要拖延。完成不了任务,周末还有两天时间继续完成;完成了,周末可自由分配。 制定计划尽量留一些空余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,以及子任务完成不了可以有缓冲时间。

执行

方法不可谓不多,计划不可谓不周全,归根到底还是要有执行能力。
自大学以来就没有写诗填词了,打油诗一首,作为结尾:

学习不整理,等于骗自己 。
整理不复习,完全不熟悉。
熟悉不梳理,怎会有体系?
学习无计划,效果成倍差。
计划不执行,纯粹搞浮夸。
读完觉得好,那就star吧。